在河南焦作農(nong) 村采訪,記者看到許多農(nong) 戶在自家院子裏弄上了“土燃氣站”,用沼氣燒火、做飯、洗澡。這些“土燃氣站”把農(nong) 家的垃圾變成燃氣或電能,既幹淨又省時間和錢。村民們(men) 高興(xing) 地說,綠色能源扮靚了農(nong) 村新生活。
“我市農(nong) 村沼氣建設從(cong) 2003年起步,截至目前已合計投資10361萬(wan) 元,累計發展農(nong) 村戶用沼氣池6.9萬(wan) 個(ge) ,占全市農(nong) 村總戶數的12%,取得了顯著的社會(hui) 、經濟、生態效益。”焦作市農(nong) 業(ye) 局局長宋作實介紹。
溫縣趙堡鎮趙堡村探索以“豬—沼—糧”三位一體(ti) 生態模式為(wei) 核心內(nei) 容的小麥玉米綠色栽培技術,在2008年的50畝(mu) 小麥超高產(chan) 攻關(guan) 試驗中,把農(nong) 村沼氣與(yu) 小麥超高產(chan) 綠色栽培結合起來,在小麥生不施化肥、不打農(nong) 藥,而是用沼渣、沼液代替化肥、農(nong) 藥,節省了投資,降低了農(nong) 業(ye) 麵源汙染,提高了小麥產(chan) 量和品質,經國家小麥工程中心組織專(zhuan) 家驗收,畝(mu) 產(chan) 小麥728公斤。
如今,焦作利用沼渣、沼液代替化肥、農(nong) 藥,用於(yu) 糧食、蔬菜和水果的綠色栽培麵積達到了15萬(wan) 畝(mu) 。全市6.9萬(wan) 個(ge) 沼氣池的沼渣、沼液代替化肥、農(nong) 藥用於(yu) 糧食生產(chan) 一項,每年增產(chan) 糧食650萬(wan) 公斤,相當於(yu) 增加糧食種植麵積1.3萬(wan) 畝(mu) ,節約化肥、農(nong) 藥投資1170萬(wan) 元。“綠色能源”每年使農(nong) 民直接增收8600萬(wan) 元。
“俺村的沼氣池在節約能源、減少汙染方麵的作用可大哩!”孟州市趙和鎮水運村黨(dang) 支部書(shu) 記劉國正說,“俺村有69戶人家,去年村裏建了一個(ge) 300立方米的沼氣池,照明、做飯都用沼氣,每戶每年可節省支出450多元,並且生活垃圾少了,環境也變美了。”
記者在河南農(nong) 村采訪了解到,繼南陽、焦作等地享受到垃圾發電帶來的好處後,近日,周口、濮陽也投入8億(yi) 元,建設兩(liang) 套垃圾發電設施。通過將整車垃圾傾(qing) 倒入填埋場,將發酵後產(chan) 生的“臭氣”送入發電廠,zui終燃燒膨脹轉化為(wei) “綠色電能”。這樣一套年發電量6000萬(wan) 千瓦時的垃圾發電設施,能夠滿足幾萬(wan) 農(nong) 戶家庭用電需求。
河南省在秋糧年產(chan) 1000多億(yi) 斤糧食的同時,每年還生產(chan) 出7000多萬(wan) 噸的秸稈。河南省畜牧局專(zhuan) 家介紹,過去,秸稈若被遺棄在田間地頭或焚燒,不但造成火災、汙染隱患,還會(hui) 破壞土壤微生物和表層有機質,造成地表水分大量蒸發,導致土壤抗旱保濕能力下降。
目前河南省已將800餘(yu) 萬(wan) 噸秸稈用於(yu) 飼用、直接還田、製有機肥、造紙等,其中僅(jin) 秸稈飼用一項就相當於(yu) 年節約飼料糧700萬(wan) 噸。
詳情請看:綠色能源扮靚中原農(nong) 村新生活
電話
微信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