穀研試劑-總投6億(yi) 空氣質量新標第二階段任務完成
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基礎。3日在上海舉(ju) 行的204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現場會(hui) 上,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,環境監測係統要全麵說清大氣、水、土壤的環境質量現狀及其變化趨勢、說清潛在的環境風險、說清汙染源排放情況,當好偵(zhen) 察兵、先遣隊。
環保部製定了第二階段監測實施方案和能力建設方案,落實建設資金4億(yi) 元,帶動地方配套資金約2億(yi) 元,在45個(ge) 城市新建了524個(ge) 空氣自動站。截至目前,全國252個(ge) 地級以上城市按新標準要求建設了79個(ge) 空氣自動站,比原計劃超額完成約37%。
據了解,去年各級環境監測部門開展了地表水、大氣、酸雨、近岸海域、生態、噪聲等環境質量監測,及時編製各類監測報告2萬(wan) 餘(yu) 份,相關(guan) 數據和關(guan) 鍵結論在環境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對全國338個(ge) 地市和2856個(ge) 縣,全麵開展飲用水源地監測,每月監測指標為(wei) 6項,每年開展次水質全分析,全麵掌握了我國城鄉(xiang) 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及變化趨勢。
“監測信息公開要主動、堅定,特別是空氣重汙染和敏感的環境事件要在*時間主動向媒體(ti) 發布環境監測信息,還要著重加強企業(ye) 自行監測及監督性監測的信息公開。”吳曉青說,要創新形式,優(you) 化內(nei) 容,麵向決(jue) 策層的信息要科學,麵向公眾(zhong) 的信息要通俗生動。
在改進環境質量評價(jia) 體(ti) 係方麵,吳曉青強調,要早日發布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辦法,研究製定PM2.5、PM*氣顆粒物考核基數,確定城市空氣質量考核指標,更好地推動《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》的貫徹落實。
另據法製網報道,在部署204年全國環境監測重點任務時,吳曉青指出,204年,環境監測係統要圍繞大氣、水、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,全麵加強環境監測工作,堅決(jue) 向汙染宣戰。他特別提出,要抓好空氣*三階段建設任務的完成,“到今年年底,全國新空氣質量監測站建設要全部完成,338個(ge) 地級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站要投入使用,這將是世界上zui大規模的監測係統。”吳曉青表示,這些監測站今年2月3日前要建成,明年月日對外公布數據。
吳曉青要求,在此基礎上,要提高空氣監測質量水平,抓好空氣質量預警預報體(ti) 係建設,抓好汙染物來源解析。“還有相當長時間,重汙染天氣還會(hui) 頻繁發生,主要汙染物在一段時間內(nei) 還會(hui) 居高不下。”吳曉青強調,要科學治理,科學分析汙染物來源,逐步開展大氣汙染物來源解析研究。
“在重汙染地區要盡快上馬預警預測和源解析這兩(liang) 項工作,力爭(zheng) 在一到兩(liang) 年內(nei) 取得實質性突破。”吳曉青說,目前,全國已經有十幾個(ge) 省開展了汙染物來源解析工作,北京已經完成了源解析,並將對外公布。按照環保部要求,今年上半年,天津、石家莊也要完成源解析工作。
吳曉青要求,深入推進汙染源監測及信息公開工作;進一步加強監測數據質量管理。
目前,我國大氣汙染源在*範圍內(nei) zui為(wei) 複雜。為(wei) 此,204年2月9日,環保部批準在上海建設環保部城市大氣複合汙染成因與(yu) 防治重點實驗室,以探索中國汙染源解釋方法。據介紹,實驗室擁有一個(ge) 複合型大氣汙染超級觀測站,一個(ge) 可移動觀測平台以及兩(liang) 個(ge) 專(zhuan) 業(ye) 實驗室和城市大氣汙染超級觀測站。
電話
微信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