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(lin) 床研究所考慮的因素
臨(lin) 床前實驗對試劑的特異性、敏感性等指標進行了評價(jia) ,雖然臨(lin) 床前的樣品有一定的代表性,但其樣品是經過選擇的,其量畢竟有限,並不能*代表實際應用中樣品的情況,因此,在試劑注冊(ce) 以前,必須進行臨(lin) 床評價(jia) 。通過臨(lin) 床評價(jia) ,可以預測試劑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,以便在試劑說明書(shu) 中提醒用戶注意,而且通過臨(lin) 床評價(jia) 也可以對臨(lin) 床前所製定的各項指標(如試劑的臨(lin) 界值等)進行修正。
一、臨(lin) 床研究單位
臨(lin) 床評價(jia) 應至少在三個(ge) 省級以上單位進行,而且這三個(ge) 單位應代表被檢測物的不同流行區域,分別為(wei) 被檢測物的高、中、低的流行區。如果試劑所用的儀(yi) 器為(wei) 常用儀(yi) 器,三個(ge) 臨(lin) 床單位使用不同品牌或不同型號的儀(yi) 器。在實施臨(lin) 床考核以前,組織者應對將實施l臨(lin) 床考核單位的檢測能力、所用儀(yi) 器設備、人員的熟練操作能力進行評價(jia) ,而且這種評價(jia) 應在盲法的情況下進行。組織者應向各考核單位提供同樣的盲樣,如果評價(jia) 的試劑為(wei) 定性試劑,盲樣應包括評價(jia) 試劑特異性、敏感性和性的樣品;如果評價(jia) 試劑為(wei) 定量試劑,除包括以上樣品外,還應包括線性和量值樣品。所有參與(yu) 考核單位應將檢測樣品的原始數據提供給組織者,組織者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,符合要求者方能參與(yu) 臨(lin) 床考核。
二、對照試劑以及對照方法的選擇
目前需要評價(jia) 的診斷試劑主要分為(wei) 兩(liang) 類,一類是*新的診斷試劑,臨(lin) 床上還沒有同類試劑,對這類試劑的評價(jia) 相對比較困難,其檢測的準確與(yu) 否主要通過分析與(yu) 臨(lin) 床診斷的符合情況而進行判斷,因此,對這類試劑進行I臨(lin) 床研究所用的對照方法主要是通過觀察臨(lin) 床症狀以及實驗室的相應檢測,根據疾病的診斷標準而進行診斷,分析試劑檢測結果與(yu) 臨(lin) 床診斷的相關(guan) 性。對一些結果不一致的患者還可以對其進行追蹤隨訪,了解其疾病的進程以及預後,比較zui終的相關(guan) 性。而且對某些被測物來講,已有相關(guan) 的診斷試劑而沒有相同的試劑,也可以用相關(guan) 的診斷試劑進行分析和比較。另一類試劑是已有同類產(chan) 品的試劑,或者是*仿製已有的產(chan) 品,或者是對已上市產(chan) 品進行了原材料、工藝、反應程序等改進,甚至於(yu) 改變了試劑的反應原理,但被測物是相同的。對這類試劑的評價(jia) ,可采用已上市的同類產(chan) 品。但同類產(chan) 品可能很多,如何選擇參比試劑以及選擇的參比試劑是否合適,對zui終的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。所用的參比試劑應該是在醫療機構廣泛接受的、產(chan) 生結果zui為(wei) 準確的試劑,即其檢測結果與(yu) 患者的實際狀態高度一致。但在實際選擇時應該注意,並不是用的實驗室越多以及用的時間越長的試劑,其檢測結果zui為(wei) 準確。而且對原材料、工藝、反應程序等的改進,或者試劑的反應原理改變的試劑,應該選擇未改變的相應試劑作為(wei) 參比試劑,以便更好地分析其改變以後的優(you) 勢或不足。例如,試劑的原材料發生改變,由原來的裂解抗原改為(wei) 基因工程抗原,評價(jia) 時也應該用非基因工程原料製備的試劑進行評價(jia) ,以分析其差異。
三、樣品的選擇
臨(lin) 床樣品是研究診斷試劑的重要因素,樣品選擇合適與(yu) 否將明顯影響試劑的評價(jia) 結果,為(wei) 客觀、科學地評價(jia) 試劑,在選擇樣品時應考慮以下幾個(ge) 方麵。①臨(lin) 床評價(jia) 樣品,至少大部分評價(jia) 用樣品應來自於(yu) 自然人群,尚未用同類試劑進行篩查。因為(wei) 任何試劑的檢測結果都可能有一定的不正確性,若已用此試劑進行篩選,則其誤差已帶人樣品,會(hui) 影響評價(jia) 試劑的客觀性。例如,在評價(jia) 某試劑的敏感性時,僅(jin) 采用低敏感性試劑所篩查出來的陽性樣品;或者在評價(jia) 某試劑的特異性時,僅(jin) 選擇高特異性試劑所篩查出來的假陽性樣品等,都不能客觀地反映試劑的技術指標。②要根據試劑適應證的範圍選擇人群。例如,用於(yu) 獻血員篩選的試劑,將主要選擇獻血員人群;用於(yu) 臨(lin) 床診斷的試劑將主要選擇臨(lin) 床患者;用於(yu) 健康普查的將選擇健康人群等。但試劑的適應證往往針對多種人群,選擇人群時要盡可能地覆蓋適應證範圍。③選擇不同地區的樣品,我國地域寬廣,是一個(ge) 多民族的國家,不同地區被測物流行率不同,而且不同地區被測物表型或含量等也可能不同。對微生物來講,在這方麵的影響更為(wei) 明顯,因為(wei) 在我國不同地區,不同微生物的基因型、基因亞(ya) 型、血清型都有可能不同,而且其差別可能影響試劑的檢測效果。④不同疾病時期的樣品,不同時期被測物的狀態是不同的,的樣品應該是動態變化的係列樣品,即從(cong) 樣品中沒有被測物到出現被測物,再到量的動態變化以及消失或長久持續下去。但在實際工作中很難獲得這類樣品,為(wei) 了能反映試劑檢測疾病不同時期的被測物情況,選擇樣品時可選擇處於(yu) 疾病不同時期的不同患者的樣品,其樣品將包括強陽性、弱陽性以及陰性等。⑤盡可能選擇新鮮樣品對試劑進行評價(jia) 。若樣品不是新鮮采集的話,應分裝保存,盡量保證不同試劑所檢測樣品的狀態是相似的,避免再次凍融後用另一試劑檢測。
選擇合適的樣品是客觀評價(jia) 試劑質量的重要因素,不同的臨(lin) 床樣品對試劑的評價(jia) 結果是不同的。臨(lin) 床樣品的選擇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,否則會(hui) 影響對試劑的質量進行正確評價(jia) 。如在對注冊(ce) 前的7家HIV-/2抗體(ti) 快速檢測試劑進行臨(lin) 床評價(jia) 時,共檢測了三類樣品,其中,HIV-抗體(ti) 強陽性樣品300份、健康獻血員樣品440份,以及高危人群樣品264份(李秀華等,2006a)。結果顯示,檢測300份HIV-抗體(ti) 強陽性樣品時均為(wei) 陽性,未發現漏檢現象。檢測440份健康獻血員樣品時,大部分試劑均檢測為(wei) 陰性,隻有個(ge) 別試劑出現了假陽性的現象,試劑的特異性為(wei) 97.7%~00%。檢測高危人群樣品時,試劑的特異性除個(ge) 別試劑較低(僅(jin) 為(wei) 59.5%)外,大部分試劑的特異性在95%以上。但試劑的敏感性相差明顯,為(wei) 77.2%~95.%(表7.)。在264份高危人群樣品中,有63份樣品為(wei) HIV抗體(ti) 陽性。對陽性樣品的強弱進行分析,並以S/CO值表示(表7.2),大部分樣品的S/CO值為(wei) 0.0~2.0,為(wei) 中等強度,而且也有弱陽性和強陽性樣品,具有很好的代表型,因此,反映出了試劑靈敏度的差異。不同試劑的漏檢情況不同。例如,試劑和4漏檢的樣品均為(wei) 弱陽性樣品,說明是由於(yu) 靈敏度原因造成的漏檢;而其他試劑在不同強度的樣品中均存在漏檢,說明試劑不僅(jin) 存在靈敏度偏低的問題,而且也可能存在試劑模式、HOOK效應等。以上結果顯示,不同樣品對試劑質量評價(jia) 的結果是不一樣的,一個(ge) 好的、有代表性的樣品庫能夠真實、客觀地反映試劑的技術指標,而且也能通過對漏檢樣品特性的分析,了解試劑存在的缺陷,為(wei) 試劑質量的提高提供實驗數據。
由於(yu) 樣品處理不同,此過程中的添加物和樣品的不同狀態等對試劑的檢測結果可能產(chan) 生影響,而且試劑不僅(jin) 適應於(yu) 正常人群,也適應於(yu) 一些特殊人群,尤其是某些特殊疾病的人群,因為(wei) 其代謝異常,可能會(hui) 產(chan) 生影響被測物檢測結果的代謝產(chan) 物。因此,在試劑的臨(lin) 床評價(jia) 中,應充分考慮以下特殊樣品。①樣品的狀態、樣品儲(chu) 存條件、凍融次數和融血等。②樣品處理過程中的添加物,如不同抗凝劑是否影響試劑的檢測結果,尤其對PCR類試劑可能存在不同的影響。③異常代謝產(chan) 物,如高免疫球蛋白樣品、高血紅蛋白、高脂樣品、高疸紅素樣品、陽性樣品、免疫係統疾病和孕婦的樣品等。④其他病毒抗原或抗體(ti) 陽性樣品,抗體(ti) 陽性的樣品可能對間接法檢測抗體(ti) 的試劑存在一定的影響,而與(yu) 被測物存在同源性的抗原可能影響抗原試劑的檢測結果。如果有些因素影響試劑的檢測結果,則應該在試劑說明書(shu) 中說明,以便引起使用者的注意,正確地解釋結果。
四、樣品數量的確定
臨(lin) 床研究所用的樣品數量主要是由被測物的流行率所決(jue) 定的,應該根據統計學的基本原理選擇適當的樣本量。圖7.對檢測不同樣本數量所獲得的檢測值與(yu) 預期值的關(guan) 係進行了分析。從(cong) 表中也可以看到,樣本量過小,所得到的指標不穩定,用以推斷總體(ti) 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差,檢驗的功效低,應有的差別不能顯示出來,難以獲得正確的研究結果,結論也缺乏充分的依據。樣本量越大,參數的估計越,統計的結果越有效,越能反映試劑在實際檢測中的技術指標,但也會(hui) 增加實際工作的困難。
除了考慮統計因素以外,試劑審批或評價(jia) 部門也往往對臨(lin) 床研究的診斷試劑規定檢測樣本的zui低數量。例如,我國規定三類試劑檢測的總樣本數至少000例,用於(yu) 血液篩查試劑檢測的總樣本數至少0 000例(體(ti) 外診斷試劑的技術指導原則,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)。但不同試劑以及同一試劑不同適應證等,所需檢測的樣本數可能不同,要在滿足法規要求的情況下,選擇合適的樣本數,以便得出準確的結果。
美國FDA對HIV抗體(ti) 快速檢測試劑臨(lin) 床研究也有樣本數量的要求,而且zui近也做了一些調整。這裏所指的快速檢測試劑是檢測靜脈全血、手指全血、口腔液體(ti) 以及血清和血漿樣品的試劑,而且主要是用於(yu) 對HIV流行情況不清楚人群的新鮮樣品進行的檢測。對試劑靈敏度進行評價(jia) 時,原來要求至少檢測000例HIV感染者樣品以及500例高危人群中的陽性樣品。但現在FDA要求企業(ye) 可以根據統計學的要求設計樣品的規模,但至少檢測500份新鮮的樣品,檢測近期陽轉患者的樣品,FDA強烈建議至少檢測000份高危人群樣品分析其靈敏度。對特異性研究,FDA原來要求至少檢測6000例HIV低危人群的新鮮樣品,現在要求企業(ye) 可根據統計學的要求確定樣品數量,但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的新鮮樣品至少各有500份,而FDA強烈建議應各000份。要求該類試劑的特異性和敏感性的95%可信限的下限至少達到98%。
歐洲對用於(yu) 血液篩查的HIV-/2抗體(ti) 檢測試劑的臨(lin) 床研究要求是:在評價(jia) 試劑敏感性時,至少檢測400份HIV-抗體(ti) 陽性和200份HIV-2抗體(ti) 陽性的樣品,而且在HIV-l抗體(ti) 陽性樣品中要至少包括40份非B亞(ya) 型的樣品,每一個(ge) 亞(ya) 型至少有3份樣品;要至少檢測20份陽轉血清。在分析試劑特異性時,至少檢測5000份未經篩選的獻血員樣品、200份住院患者的樣品(非HIV感染者),以及00份可能引起交叉反應的樣品,如類風濕因子陽性樣品、其他病毒抗體(ti) 陽性樣品以及孕婦樣品等。
五、檢測程序以及不一致樣品的分析
在評價(jia) 試劑時為(wei) 排除一些幹擾因素,參比試劑以及考核試劑應該在一致的條件下進行檢測。例如,在同一實驗室由同一實驗技術人員使用相同的加樣儀(yi) 器以及同樣的處理設施,甚至於(yu) 在同一天對樣品進行平行檢測,所有操作將按每一種試劑說明書(shu) 嚴(yan) 格進行,而且實驗人員不知道樣品中被測物的實際狀態,即盲法檢測。
結果不一致的樣品由同一實驗人員按同樣的方法進行檢測,避免由於(yu) 技術操作所產(chan) 生的實驗錯誤。若還不一致,則由不同的實驗人員或實驗室用同樣的試劑以及實驗條件進行檢測,但他們(men) 不知道以前的檢測結果。盡量避免技術人員或實驗室因素產(chan) 生的錯誤。若仍然不一致,則應用其他試劑進一步核對,明確該樣品的狀態。
電話
微信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