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烏(wu) 葉
【拚音名】 Cǎo Wū Yè
【英文名】 FOLIUM ACONITI KUSNEZOFFII
【來源】 本品係蒙古族習(xi) 用藥材。為(wei) 毛茛科植物北烏(wu) 頭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.的幹燥葉。夏季葉茂盛花未開時采收,除去雜質,及時幹燥。
【性狀】 本品多皺縮卷曲、破碎。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圓形,3全裂,長5~2cm,寬0~7cm;灰綠色或黃綠色;中間裂片菱形,漸尖,近羽狀深裂;側(ce) 裂片2深裂;小裂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。上表麵微被柔毛,下表麵無毛;葉柄長2~6cm。質脆。氣微,味微鹹辛。
【鑒別】 () 本品表麵觀:上表皮細胞垂周壁微波狀彎曲,外平周壁有的有稀疏角質紋理;非腺毛單細胞,多呈鐮刀狀彎曲,長約至468μm,直徑44μm ,壁具疣狀突起。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深波狀彎曲;氣孔較多,不定式,副衛細胞3~5個(ge) 。
(2) 取本品粉末5g,加氯仿25ml,搖勻,加碳酸鈉試液2ml ,振搖30分鍾,濾過,取濾液加稀鹽酸4ml,振搖,分取酸液,濾過,將濾液分置兩(liang) 支試管中,一管中加碘化鉍鉀試液2 滴,生成棕黃色沉澱;另一管中加矽鎢酸試液2 滴,生成灰白色沉澱。
【性味】 辛、澀,平;有小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 清熱,解毒,止痛。用於(yu) 熱病發熱,泄瀉腹痛,頭痛,牙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 ~.2g,多入丸散用。
【注意】 孕婦慎用。
【貯藏】 置幹燥處。
【摘錄】 《中國藥典》
電話
微信掃一掃